上海:明察秋毫的“社区大脑”逐步推广
2018-11-06 来源: 解放日报
以石库门建筑为特色的上海新天地,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往游览。漫步此间,仿佛时光倒流。杨卫民 摄1
上海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,百姓生活也变得更温馨、更智能。这从外到内的变化离不开“精细”二字。
现阶段,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就是一道城市治理的新考题。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,上海以绣花般的细心、耐心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,使这座城市更有温度、更富魅力、更具吸引力。
不同灯光视角展滨江风情
黄陂北路从武胜路到威海路段,位于人民广场核心区域,紧邻上海大剧院。过去想在这个角度与上海大剧院合影,画面总是被电线杆、架空线切割。最近,这一路段不仅消除了架空线“黑色污染”,路杆也减少82%。有关部门还想出新路杆空间“留白”、机箱“隐形”等多种精细化施工方案。
今年3月,上海启动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程,截至上月底已完成99公里,距今年100公里的整治目标“触手可及”。
去年底,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;今年,又对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提升改造。陆家嘴高楼群成了琉璃世界,外滩老建筑灯光会“跳舞”,北外滩似江南水墨画,杨浦滨江工业锈带“亮”了,而西岸则尽显科技之美。
如何让两岸夜色美景“有气势有气质有故事”?背后是对细节的拿捏。杨浦滨江设计三种灯光视角,无论游客站在哪个位置,都能看到不同夜景。外滩老建筑的夜景灯,改用高显色的LED灯,透光亮度、配光角度等都有讲究,还原了老建筑的本真美。
对优化细节的执着,造就了上海城市面貌的独特气质。今年,上海发布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明确了13项重点任务和42个实施项目,展现“绣花功夫”,创建富有上海特色的美丽街区、美丽家园和美丽乡村。
微更新让旧空间焕发活力
随着城市管理的触角往社区生活延伸,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、居民楼焕发活力。
静安闻喜路上的彭三小区是老工人新村,小区探索“拆落地”改造,居民暂时搬离,在原址拆除老房重建新房。今年3月,“拆落地”改造第四期完成,回搬的居民眼前一亮:高层建筑、带电梯、厨卫独用,小区内健身步道、中心花园、地下车库一样都不少,与新建商品房小区没有太大差别。上海通过“留改拆”并举,综合推进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,从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,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。
既留住城市文脉,又让居住其中的老百姓生活妥帖,需要精益求精的智慧和情怀。在上海,一个由政府部门、学者、专业机构、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打造的计划——“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”,每年在上海选取十几个点位,从小区广场到街角小公园,用充满创意的小修小补,让老旧空间焕发生机。
精细化需要智能化“大脑”
保证城市有序运行的那根“绣花针”,不但作用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,还藏在看不见的背后。
今夏,一个月内4个台风接踵而至,东海之滨的临港新城每次都首当其冲,却一次次经受住风雨袭击,这得益于临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投入。
当精细化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,不能单依靠人力的大量投入,更需要智能化“大脑”。杨浦控江路街道,一个街道装了上万个传感器。居民楼长出“鼻子”,嗅到局部有烟雾就会报警;静安南京西路沿街每个垃圾桶都安装拳头大小的传感器,“通知”环卫工人及时清理;阳曲路上的临汾路街道办公大楼内,满墙屏幕数字在跳动,这是街道“社区大脑”综合管理平台。地图上一个红点闪动,原来是“汾西路216弄1号人行道上,窨井盖长时间移位。”监控人员立即通知街面巡查员查看。
在城市治理中,人很难做到疏而不漏、无缝对接。如窨井盖是否盖好、是谁在高空抛物、哪些跨门营业商家在“躲猫猫”等。目前,临汾路街道的“社区大脑”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、电梯监测、独居老人生命体征监测、人员高密集信息警报、河道监控等20几个公共应用场景发挥着作用。
明察秋毫、心细如发的“社区大脑”正在上海逐步推广。(记者 黄尖尖 唐烨)
原标题:看得见的城市变化,看不见的“绣花功夫”
明察秋毫的“社区大脑”逐步推广